
邓建新,机械工程学院教授,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、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,以第1获奖人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。邓建新老师坚持把培养学生当作毕生事业,培育的研究生获上银优秀博士论文奖2篇,获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,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,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2人,获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1人,获得国家奖学金7人次,获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5人。
邓建新教授事迹介绍
邓建新教授1995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,获工学博士学位。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,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,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合作研究。先后被评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、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。
邓建新教授主要从事高效精密制造、切削刀具、涂层技术、微织构技术、工程陶瓷和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近年来围绕微织构刀具的设计、制备和应用开展了系统的创新性工作。提出了微织构刀具设计思路及其实现方法,建立了微织构刀具的设计模型、减摩模型、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理论模型,从宏观及微观上诠释了微织构刀具的减摩和抗磨机理;独创性地将微织构和软涂层两种减摩效应相结合,在微织构刀具表面PVD沉积软涂层,通过对软涂层的成形机理、工艺和调控方法研究,发明了软涂层微织构刀具,阐明了刀具表面润滑膜的形成机制及其磨损过程的演变规律,揭示了其的润滑作用机理;将电射流沉积涂层技术和微织构技术相结合,以电射流沉积软涂层替代传统的PVD涂层,发明了全新的微纳织构表面电流体喷射沉积软涂层刀具。研究成果在机械制造领域顶级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 and Manufacture》等发表论文100余篇,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,以第1获奖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,即: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、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,主持出版学术著作4部,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2件。
邓建新教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,以责任和奉献为使命,把培养学生当作毕生事业。在师风师德方面,严格要求和提升自身政治素质,不断增强事业心、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;在教学方面,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,主动了解学生们的思想、情感、个性需要,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;在科学方面,邓建新教授认真负责,身体力行,为学生们树立了勤奋刻苦的榜样,正确指引学生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向,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探索能力,激发学习和科研积极性,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潜在优秀品质的提高,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,时时处处注重“言传身教,为人师表”的教师规范,从科研选题、开题报告到学位论文撰写都严格要求、悉心指导,对于学生的文献综述,开题报告,学位论文都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修改,通常反复几遍。邓建新教授培育的研究生总数超过100人,其中:获上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篇,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2人,获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1人,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5人,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,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,获得国家奖学金7人次。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8人在国内著名高校(天津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苏州大学等)工作,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、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学院、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所继续博士后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