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 |
张洪浩
|
性别 |
男 |

|
出生年月 |
1992.01
|
行政职务 |
|
学历 |
研究生 |
学位 |
博士
|
专业技术职务及任导师情况 |
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 |
所在一级学科名称 |
机械工程 |
所在二级学科名称 |
车辆工程 |
|
学术身份
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、山东大学青年未来学者
学术兼职
山东省科技专家库技术研发专家
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/青年委员会委员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委员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
山东汽车工程学会智库专家/优秀工作者
“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”评审专家
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
《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》《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《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》《汽车工程学报》青年编委
《Biomimetics》等国际SCI期刊客座编辑
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
2024.09—至今: 副教授,机械工程学院,山东大学
2021.02—2024.08:助理研究员,机械工程学院,山东大学
2016.09—2021.01:工学博士,高速列车研究中心,中南大学
2014.09—2016.06:工学硕士,交通学院,东北林业大学
2010.06—2014.06:工学学士,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,山东理工大学
研究领域
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;材料-结构-功能一体化设计;退役产品循环利用;汽车环境与健康
所指导本科生获山东大学“优秀毕业设计”,发表SCI论文2篇,多次组织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科创比赛;
所指导研究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玲珑奖学金、一等学业奖学金等,多次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、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、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等赛事并获奖,多次参与IEEE ICNSC、INFATS等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主题报告。
2026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(学硕、专硕)2人,欢迎具有车辆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机械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同学加入团队!
承担科研项目情况
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,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,部分项目如下:
[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2026.01-2029.12,主持.
[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,2022.01-2024.12,主持.
[3]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,2022.01-2023.06,主持.
[4] 重庆市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课题,2023.07-2025.06,主持.
[5]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,2022.01-2024.12,主持.
[6]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(重大科技创新工程)子课题,2024.09-2027.08,主持.
[7] 山东省科协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青年项目,2024.07-2024.11,主持.
[8] 山东省科协智库决策咨询研究一般项目,2025.07-2025.11,主持.
[9] 医学中心横向课题,2022.05-2023.05,主持.
[10]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2018.07-2021.06,参与.
教学、教改情况
[1]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、教学设计奖,2025.
[2] 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,2024.
[3] 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,2024.
[4] 山东大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,2025.03-2027.03,主持.
[5]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上项目,2023.10-2025.10,主持.
[6] 山东大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,2022.03-2024.03,主持.
获奖情况
[1]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,2023.
[2]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,2021.
[3]中国仿真学会创新技术奖二等奖,2023.
[4]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2019.
[5]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,2024.
[6]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优秀调研报告与研究成果,2024.
[7]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2024.
[8]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,2017.
[9]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奖,2017.
[10]拔尖博士生校长奖学金一等奖,2019.
近期主要的代表性论文、著作、专利
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,入选ESI高被引论文(前1%)9篇,参编学术专著1部,代表性论文如下:
[1]Dynamic modelling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jury-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driver workspace in high-speed train collisions. J. Ind. Inf. Integr., 2025, 48: 100939. (中科院一区, IF=11.6)
[2]Energy-efficient human-robot collaborative U-shaped disassembly line balancing problem considering turn on-off strategy: Uncertain modeling and solution method. J. Manuf. Syst., 2025, 80, 38-69. (中科院一区, IF=14.2)
[3]Multistage impact energy distribution for whole vehicles in high-speed train collisions: modeling and solution methodology[J]. IEEE T. Ind. Inform., 2020, 16(4): 2486-2499. (中科院一区, IF=12.3)
[4]Preference-based multi-attribute decision-making method with spherical-Z fuzzy sets for green product design[J]. Eng. Appl. Artif. Intel., 2023, 126: 106767. (中科院一区, IF=8.0)
[5]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multi-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bionic dendritic furcal energy-absorbing structures for trains[J]. Int. J. Mech. Sci., 2023, 246: 108145. (中科院一区, IF=7.3)
授权发明专利
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部分专利如下:
[1] 一种汽车车内环境健康指标测试系统及方法,ZL202311404219.3
[2] 基于多源信息驱动的智能座舱选型方法及系统,ZL202311621664.5
[3] 列车乘员二次碰撞试验系统与方法,ZL201810208387.
[4] 一种机械材料评价方法及其系统,ZL201710387408.
[5] 一种3D打印自适应压紧进料机构及打印方法,ZL2019110548744.
[6]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吸能结构设计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,ZL2018108284828.
学术专著
《高速列车乘员耳气压舒适性研究及评估方法》,中南大学出版社.
联系方式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
邮编:250061
电子邮箱:honghao_zhang@sdu.edu.cn